民事诉讼辩护人可以不是律师吗
93人浏览
2025-09-18 17:33:32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民事诉讼费律师费被告承担么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律师费都由谁支付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案撤案律师费退还吗 6个回答
-
请律师一般多少钱民事诉讼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律师管到哪里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的律师费怎么赔付 6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附近律师事务所位置在哪里医疗
2025-09-186个回答
-
律师可以调查房产信息么
2025-09-187个回答
-
中国十大涉外律师有哪些
2025-09-186个回答
-
刑事判决书律师可以给家属吗
2025-09-182个回答
-
父亲有刑事案底子女能做律师吗
2025-09-182个回答
-
刑事案件可以委托律师报案吗
2025-09-181个回答
-
律师可以查询房产么
2025-09-187个回答
-
刑事案件一定要交到检察院吗
2025-09-182个回答
民事诉讼辩护人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律师,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非律师也可以担任辩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律师是从事法律服务、代理业务的专业人员。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律师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具备法律知识和辩护经验,在法庭上代表当事人进行辩护。
在个别情况下,由于特殊原因,当事人可能无法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一些偏远地区可能没有律师事务所,或是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无法负担聘请律师的费用等。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可以为当事人指定辩护人。
被指定为民事诉讼辩护人的非律师,一般是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挑选的,可能是法院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学者等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士。这些人士在代理辩护时,虽非律师,但应当具有一定的法律素养和辩护能力。他们可以向法院提出辩护意见、质证证据、发表辩论等。
非律师担任辩护人的情况应属于特殊情况,不是普遍适用的规定。在大部分情况下,律师作为专业法律人士更具备代理辩护的资质和能力,当事人通常会选择聘请律师作为自己的辩护人。
辩护人不一定就是律师。
其他一般身份的人也可以做辩护人。
律师是指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等法律服务的人员。
律师须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方可执业。按照工作性质划分,律师可分为专职律师与兼职律师;按照业务范围划分,律师可分为民事律师、刑事律师和行政律师;按照服务对象和工作身份划分,律师可分为社会律师、公司律师和公职律师。律师业务主要分为诉讼业务与非诉讼业务。
律师是指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的性质就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为职业的法律服务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六条 申请律师执业,应当向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二)律师协会出具的申请人实习考核合格的材料;
(三)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四)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申请人的证明。
申请兼职律师执业的,还应当提交所在单位同意申请人兼职从事律师职业的证明。
受理申请的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予以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报送材料之日起十日内予以审核,作出是否准予执业的决定。准予执业的,向申请人颁发律师执业证书;不准予执业的,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第十五条 设立合伙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有三名以上合伙人,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
合伙律师事务所可以采用普通合伙或者特殊的普通合伙形式设立。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按照合伙形式对该律师事务所的债务依法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不是律师是可以替人辩护的。辩护人不一定是律师。除律师外,被告人的近亲属、监护人,亲友,被告人单位和有关人民团体推荐的公民,都可以担任辩护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三条 除律师外,被告人的近亲属、监护人,亲友,被告人单位和有关人民团体推荐的公民,都可以担任辩护人。
不用律师可以自己起诉。
请不请律师,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属于个人的权利,如果自己有能力辩护或有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不请律师。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规定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民事诉讼,自己懂法律,可以不用请律师;否则,建议请律师。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有以下好处:1、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分析案情和利弊得失;2、律师可以根据案情需要及时调查收集证据和固定对当 事人有利的证据等。
打官司一定要请律师吗?最好找个律师。是否聘请律师由当事人决定。法律没有规定诉讼必须由律师代理。无论是民事、行政还是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都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既然是权利,当事人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所以只要当事人觉得自己能处理好整个诉讼,当然可以不用律师打官司。任何人都被允许为自己辩护,这是我们的法律允许的,但在这个时代请律师是一种情况,是有原因的。第一,律师毕竟是专业人士。毕竟他们比我们更懂法律,除非他们是律师,那就让他们更胜任辩护吧。第二,现在大家都要求法律公正。如果没有律师(这通常是针对刑事案件),就有司法保密和不公正的嫌疑。有句俗话:“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有权请律师作证。”第三,就像我上面说的,这已经是一种情况了。法院通常会要求律师。当然民事案件没那么严重。我们现在追求的是和谐社会,所以现在民事案件更强调调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诉讼代理人既可以是律师担任,也可以其他亲属或人民团体指派或者经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一般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担任民事案件当事人的代理人,维护其合法权利的人;辩护人是上述民事案件的代理人范围内的人员,在刑事诉讼中为维护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益,专门为其辩护的人;律师是专门从事法律服务的专业服务人员,除担任民事诉讼代理人,刑事诉讼被告人的辩护人,还可以担任非诉讼事件当事人的代理人,接受单位、个人的委托担任其法律顾问。
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三年的被告人是因为涉嫌刑事犯罪而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接受法院审判的自然人或者单位。企业等单位作为被告人,同样具备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法律规定的其他诉讼权。所以单位和自然人被被告人可以委托一至两名辩护人或者是律师为其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