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民事诉讼代理的范围小于民事代理对吗
115人浏览
2025-09-18 06:30:15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民事诉讼20万律师费是多少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我是被告可以请律师吗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案撤案律师费退还吗 6个回答
-
请律师一般多少钱民事诉讼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律师管到哪里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的律师费怎么赔付 6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附近律师事务所位置在哪里医疗
2025-09-186个回答
-
律师可以调查房产信息么
2025-09-187个回答
-
中国十大涉外律师有哪些
2025-09-186个回答
-
刑事判决书律师可以给家属吗
2025-09-182个回答
-
父亲有刑事案底子女能做律师吗
2025-09-182个回答
-
刑事案件可以委托律师报案吗
2025-09-181个回答
-
律师可以查询房产么
2025-09-187个回答
-
刑事案件一定要交到检察院吗
2025-09-182个回答
律师民事诉讼代理的范围通常被认为小于民事代理。律师民事诉讼代理是指律师代表当事人参与民事诉讼活动,包括起草诉讼文件、出庭代理、参与庭审辩论、进行调解等。而民事代理是指代理人代表当事人进行一系列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起草法律文件、进行谈判、签订合同、进行仲裁或调解等等。从范围上来说,民事代理的行为更为广泛,涉及到更多的民事法律事务,而律师民事诉讼代理则更专注于处理涉及诉讼的事务。
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是民事诉讼代理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同当事人近亲属的代理、有关社会团体或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人的代理,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的代理一样,都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是民事诉讼代理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同当事人近亲属的代理、有关社会团体或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人的代理,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的代理一样,都具有如下民事诉讼代理的一般特征:1、律师民事诉讼代理的专业化代理律师是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专门人才,需经过严格的国家考试而取得律师资格。律师具有较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商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语言文字能力,能够专业地从事代理工作,高质量地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2、 律师民事诉讼代理的非个人化当事人委托律师进行民事诉讼代理活动,不是当事人同代理律师建立委托法律关系,而是当事人同律师事务所产生委托合同关系,代理律师是受律师事务所的指派而非直接受当事人的委托进行民事诉讼代理。此外,律师进行民事诉讼代理时,律师事务所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明律师代理的公函及委托书,以此证明律师的诉讼代理活动不仅受到当事人的委托而且已经得到律师事务所的同意,只有在律师事务所提供公函及委托书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才承认律师民事代理活动的合法性的有效性。3、律师民事诉讼代理的规范化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工作既要受到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师法的规范,还要受到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约,其有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方法,透明度高,可信度强,这种规范化的代理工作,为圆满地完成民事诉讼代理人的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范围有哪些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与原民事诉讼法相比,本次修改限制了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删除了原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将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范围仅仅限定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作为委托代理人,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律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在程序法中设定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和律师数量剧增,这种制度安排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从近些年的司法实践来看,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代理案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有些公民从未经法律培训,又没通过司法考试,就以营利为目的从事诉讼代理活动,有的甚至假冒律师违法代理,扰乱法律服务市场秩序。二是较多的公民代理人法律专业知识匮乏,代理经验、技能不足,调查、收集证据能力有限,难以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有部分法院退休但又不具有律师资格的法官的亲朋好友从事公民代理活动,利用关系影响、干扰案件的依法办理,影响司法公正。尤其是部分公民个人以诉讼代理人的名义长期包揽诉讼,甚至滥用诉讼的情况最为普遍。为满足诉讼代理需求,规范诉讼代理活动,这次修改明确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和所在社区推荐的公民的诉讼代理人地位,允许其面向当事人提供民事诉讼代理服务,规范了诉讼代理活动,有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资格范围如下: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指在一定权限内代替或协助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被代替或被协助的当事人称为被代理人。“一定权限”又称为诉讼代理权限,即诉讼代理人为诉讼行为和接受对方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权利范围。
如果是一般代理,其权限范围包括:
1、代为起诉、应诉;
2、代为申请保全;
3、申请回避、提供证据、鉴定人和勘验人、要求重新鉴定调查或请求调解、发表代理意见;
4、申请执行;
5、其他约定可代理的事项。
如果是特别授权,还包括代为和解、上诉等涉及实体利益的权利。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包括律师、国家工作人员、当事人的近亲属、法定代理人等,但需注意有些案件的代理人需具备特定条件,例如涉外案件需具备涉外代理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包括:律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当事人的近亲属、法定代理人等。律师是最常见的代理人,律师代理需经过当事人委托,并缴纳一定的代理费用。如果当事人没有律师,也可以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但有些案件的代理人需具备特定的条件或者资格,例如涉外案件需要具备涉外代理资格。代理人在办理案件时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切勿利用代理地位谋取私利或者损害当事人利益。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范围相对较广,但需注意特定案件的代理人条件和限制,代理人也应该遵守相应规范和法律要求。代理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代理人的权利包括代理权、出庭权、申请撤诉权等;代理人的义务包括承担代理责任、保守当事人的秘密、尽到忠实勤勉和谨慎义务等。代理人还需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切勿利用代理地位谋取私利或者损害当事人利益。民事诉讼代理人作为代表当事人参与诉讼的重要角色,其范围较广,包括律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当事人的近亲属和法定代理人等。代理人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规定和职业道德规范,代表当事人维护合法权益。【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 当事人可以由律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当事人的近亲属、法定代理人等充当代理人。代理人应当依照当事人的授权和委托行使代理权,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法律分析:律师与诉讼代理人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诉讼代理人的范围远远大于律师的范围。律师是专门从事法律服务的专业服务人员,除担任民事诉讼代理人,刑事诉讼被告人的辩护人,还可以担任非诉讼时间当事人的代理人,接受单位、个人的委托担任其法律顾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