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中的律师是什么
190人浏览
2025-09-16 19:36:56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民事诉讼的律师费怎么收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律师伪造证据有什么后果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案撤案律师费退还吗 6个回答
-
请律师一般多少钱民事诉讼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律师管到哪里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的律师费怎么赔付 6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附近律师事务所位置在哪里医疗
2025-09-166个回答
-
律师可以调查房产信息么
2025-09-167个回答
-
刑事判决书律师可以给家属吗
2025-09-162个回答
-
中国十大涉外律师有哪些
2025-09-166个回答
-
父亲有刑事案底子女能做律师吗
2025-09-162个回答
-
刑事案件可以委托律师报案吗
2025-09-161个回答
-
律师可以查询房产么
2025-09-167个回答
-
刑事案件一定要交到检察院吗
2025-09-162个回答
民事诉讼法中的律师是法律专业人士,具备法律执业资格,并且在法院代理当事人诉讼事务的专业人士。他们是法律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也可以自行执业。律师在民事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当事人进行法律代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咨询:律师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代理诉讼:律师可以代表当事人参与诉讼活动,代为起草诉状、答辩状、上诉状等法律文书,并在庭审过程中代为发表辩论意见、提供证据、审查对方的诉讼请求等。
3. 谈判和调解:律师可以代表当事人与对方进行谈判和调解,协商解决争议,以避免或减少诉讼成本和纠纷的损失。
4. 法律援助:律师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包括予以免费法律咨询、代理或提供适当的法律服务。
律师在民事诉讼中扮演着公正、独立、专业的角色,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在法律框架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保护,以确保诉讼公正、合法和顺利进行。律师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当事人理清案件事实、法律关系,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促进法律的平等适用。
诉讼代理人和律师的区别如下:
1、二者概念定义不同,诉讼代理人是指以当事人一方的名义,在法律规定内或者当事人授予的权限范围内代理实施诉讼行为,接受诉讼行为的人,律师是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2、二者职能不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而发生的诉讼代理,律师业务主要分为诉讼业务与非诉讼业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律师在诉讼活动中应遵守哪些规定
1、忠实于法律和事实真相,保护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认真履行职责、清正廉洁,恪守律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
2、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3、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4、不得私自接受委托,私自向委托人收取费用,收受委托人的财物;
5、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或者接受对方当事人的权益不得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以及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
6、不得扰乱法庭秩序,干扰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辩护人。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第五十九条
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法律分析:律师与诉讼代理人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诉讼代理人的范围远远大于律师的范围。律师是专门从事法律服务的专业服务人员,除担任民事诉讼代理人,刑事诉讼被告人的辩护人,还可以担任非诉讼时间当事人的代理人,接受单位、个人的委托担任其法律顾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法律分析:律师为原告在法庭上辩护称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又称“受托人”。是指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的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法律分析:民事律师就是代理离婚、抚养、赡养、监护、收养等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服务;代理劳动争议、工伤赔偿、交通事故、医疗事故、雇佣或劳务人身损害、侵权等民事诉讼业务;不正当竞争、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等相关诉讼业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