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律师伪造证据有什么后果
198人浏览
2025-09-16 19:37:17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民事诉讼法中的律师是什么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律师可以风险代理吗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案撤案律师费退还吗 6个回答
-
请律师一般多少钱民事诉讼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律师管到哪里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的律师费怎么赔付 6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附近律师事务所位置在哪里医疗
2025-09-166个回答
-
律师可以调查房产信息么
2025-09-167个回答
-
刑事判决书律师可以给家属吗
2025-09-162个回答
-
中国十大涉外律师有哪些
2025-09-166个回答
-
父亲有刑事案底子女能做律师吗
2025-09-162个回答
-
刑事案件可以委托律师报案吗
2025-09-161个回答
-
律师可以查询房产么
2025-09-167个回答
-
刑事案件一定要交到检察院吗
2025-09-162个回答
民事诉讼律师伪造证据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1. 法律责任:伪造证据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涉嫌犯罪。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伪造证据的行为可能构成“伪证罪”或者“妨害作证罪”,视情节轻重,法院将根据具体案件判决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如刑罚、罚款等。
2. 律师职业道德责任:伪造证据也是违反律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涉及到律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可能会导致律师受到律师协会的纪律处分。根据相关规定,纪律处分可能包括警告、记过、撤销执业证书等,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律师永久丧失执业资格。
3. 受害方权益受损:伪造证据的行为会对案件的公正性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伤害。如果伪造证据导致了错误的判决结果,可能会使无辜的当事人受到损害,其合法权益可能受到侵害。
4. 声誉受损:伪造证据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律师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律师职业声誉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被发现伪造证据的律师可能会失去公众对其职业道德和诚信的信任,使其在律师行业中受到排斥和负面评价。
民事诉讼律师伪造证据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可能会导致刑事责任、律师职业道德责任、受害方权益受损和声誉受损等后果。
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的法律后果,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客观:伪造证据会承担什么后果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司法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伪造证据定义伪造证据既包括伪造刑事证据,也包括伪造民事证据;既可以是伪造对被告人不利的证据,也可以是伪造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如,犯罪人为了逃避罪责或嫁祸于他人而故意制造虚假的书证、物证、伪造犯罪现场,或者为包庇同伙而作虚假的陈述;证人或鉴定人因与当事人或案件结局有利害关系而提供虚假的证言或制作不符合事实的鉴定结论;勘验、检查人员因受利诱、威胁而制作不符合事实的勘验、检查笔录;被害人因某种动机而作虚假的陈述(如被强奸妇女因碍于面子或屈服于压力而否定被强奸的事实),等等。伪造证据属妨害司法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依法应受追究。凡是伪造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时,应当依法处理;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公安机关对于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可以先行拘留。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是指在诉讼活动中,唆使、协助当事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对象则是当事人。如果不是帮助当事人而是帮助当事人以外的他人毁灭、伪造证据,则不能构成本罪。所谓当事人,既包括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如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被告人等,又包括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如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等,还包括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如原告、被告等。(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所谓帮助,是指为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准备工具、扫除障碍、出谋划策、提供条件、撑腰打气、坚定其毁灭、伪造证据信心等。其既可以表现为体力上的、物质上的帮助,也可以表现为精神上的、心理上的支持。既可以是在诉讼中,有时也可以是在诉讼前。所谓毁灭,是指湮灭、消灭证据,既包括使证据从形态上完全予以消失,如将证据烧毁、撕坏、浸烂、丢弃等,又包括虽保存证据形态但使得其丧失或部分丧失其证明力,如砧污、涂划证据使其无法反映其证明的事实等。所谓伪造,是指编造、制定实际根本不存在的证据或者将现存证据加以篡改、歪曲、加工、整理以违背事实真相。本罪为情节犯。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虽有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但如不属于情节严重,也不能以本罪论处。所渭情节严重,则主要是指动机卑劣的:多次进行帮助的;帮助重大案件的当事人的;因其帮助行为导致诉讼活动无法进行、中止的;造成错案的;影响恶劣的;等等。(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l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对方是案件的当事人但为了达到帮助当事人的目的仍决意实施帮助其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
如果律师明知是虚假诉讼,协助当事人采取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手段进行虚假民事诉讼据法律规定,对这种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还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虚假诉讼,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在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不构成伪造证据罪。但涉嫌妨害作证罪,或者是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一、民事诉讼过程中,应当坚持诚实信用的原则。诉讼过程中若涉嫌篡改证据等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则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篡改证据妨害司法活动的违法行为,若情节严重,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二、篡改证据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或者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篡改证据可能承担两类法律责任:1.行政责任;2.刑事责任。
三、篡改证据应当承担的责任内容:
(一)行政责任:
罚款。《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内。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二)刑事责任:
妨害作证罪。《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一、律师在代理刑事案件中,根据《刑法》第三百零六条规定,律师在担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时,可能犯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
第三百零六条: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二、律师代理民事案件时,律师如果做伪证,不负刑事责任。只是其证据不被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