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律师怎么咨询

142人浏览 2025-09-17 00:48:05

7个回答

  • 最佳回答
    巴别
    巴别

    有劳动纠纷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全国统一咨询服务专用号码为12333,12333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社保账户查询等服务。全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已开通了12333服务号码,其中80%以上设立了咨询服务机构。处理劳动纠纷,有以下几个方式:第1、双方自行协商。双方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当事人应首先争取解决争议的途径。当然协商解决是以双方自愿为基础的,不愿协商或者经过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程序或仲裁程序。第2、调解程序。当事人可以向本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自愿的,只有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才能受理该案件; 当事人可不经过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工会与用人单位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不适用调解程序,当事人应直接申请仲裁。第3、仲裁程序。若经过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程序是强制性的必经程序,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且符合受案条件,仲裁委员会即应予受理;当事人如果要起诉到法院,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未经过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第4、法院审判程序。当事人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 冰雪蓝
    冰雪蓝

    如果您遇到劳动纠纷问题,想咨询劳动纠纷律师,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寻找律师: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寻找劳动纠纷律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专业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协会的官方网站,了解律师的背景和专业领域。您还可以向身边的朋友、亲戚或同事寻求推荐。2. 联系律师:一旦您找到合适的劳动纠纷律师后,可以通过律师事务所的电话、电子邮件或在线咨询平台等方式进行联系。通常,律师事务所的网站上都会提供律师的联系方式。3. 预约咨询:在与劳动纠纷律师进行初步沟通后,您可以预约面对面咨询或电话咨询的时间。此时,您可以向律师详细陈述您面临的劳动纠纷问题,并寻求律师的专业意见和建议。4. 准备相关材料:在咨询前,您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劳动合同、工资单、通知书、证据等,以便律师更好地了解情况并为您提供帮助。5. 咨询费用:在咨询前,您可以与律师明确咨询费用的事项,询问咨询的费用标准是否为按小时计费或按次收费。6. 咨询过程:在咨询过程中,您可以向律师提出您的疑问和需求,并详细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等相关知识和程序。律师可能会就您的权益保护、纠纷解决途径和法律诉讼等方面提供专业意见。请注意,以上只是提供一般性的劳动纠纷律师咨询的步骤和流程,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您的地域、具体问题和律师事务所的要求来确定。在咨询前最好进行一定的调查和了解,以确保找到专业、可靠的劳动纠纷律师。

  • 美好的一天
    美好的一天

    如果您需要咨询劳动纠纷律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咨询方式:您可以选择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或在线咨询。具体方式取决于您的个人需求和对方律师的服务方式。2. 寻找合适的律师:您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律师协会等渠道来寻找专业的劳动纠纷律师。确保选择具有相关经验和良好口碑的律师。3. 预约咨询: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在线预约系统与律师取得联系,说明您的问题和需求,并约定咨询的时间和地点。4. 准备相关材料:在咨询前,准备好与劳动纠纷有关的所有相关材料,如合同、证据、工资单等。这些将有助于律师更好地了解您的情况并提供相应建议。5. 咨询过程:在咨询时,向律师详细描述您的问题和纠纷经过。律师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来更好地了解情况并给出专业意见。您也可以就您关心的问题提出疑问,并听取律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6. 律师费用和合同:在咨询过程中,了解律师的收费标准和咨询费用。如果您决定雇佣该律师,则会签署律师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每个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可能会有不同的流程和要求。在咨询前,请与具体律师或律师事务所确认详细的咨询流程和步骤。

  • 丹凤呀
    丹凤呀

    法律分析: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申请免费律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四十二条 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十八条 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四)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五)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七)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 swag到爆炸
    swag到爆炸

    在处理劳动纠纷的时候,一些劳动者知道自己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影响到自己的权益。为此在处理劳动纠纷的时候都会为自己找个专业的律师。那么律师费由谁来出呢?在打官司中的律师费,一般是聘请方自行承担,败诉方不承担对方主张权益而支付的律师代理费。但下列情形除外:根据我国现行相关司法解释,在以下九类案件中,明确规定由败诉方承担胜诉方合理的律师费:第1、法律援助案件。第2、著作权侵权案件。第3、商标权侵权案件。第4.专利侵权案件。第5、不正当竞争案件。第6、合同纠纷中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案件。第7、借款担保权诉讼案件。第8、人身损害赔偿、名誉侵权、交通肇事案件。第9、仲裁案件。除前述情况外,双方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否则无权要求败诉方承担胜诉方合理的律师费。【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榆清
    榆清

    哈,看来对你这个问题真是众说纷纭啊。首先我要提醒你的是,你的主张是否能得到支持,要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而不是某些回答者跟你说可以就可以。他们跟你说可以,你听到可能很高兴,但是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也无法让你认识清楚问题。1、主动辞职,对于没有续签劳动合同而申请公司支付双倍薪水的请求在现行法律规定上,我认为比较难得到支持,为什么?请看法律依据:(1)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仅仅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每月支付双倍工资。而你的情况呢?只是没有续签,而非没有书面劳动合同。(2)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因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签劳动合同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续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及时与劳动者协商合同期限,办理续订手续。由此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那么你的损失在哪里?需要你举证,而不是直接主张双倍工资。(3)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17条对上述问题也作出了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予以纠正。你如果要续签,可以通过劳动保障部门反映,而不是选择辞职的再主张双倍工资的这种方式。(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作出了更完善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由于“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双方默认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应包括原合同所约定的期限。用人单位没有续签,也并不必然要承担双倍工资的责任。综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请求难以得到支持。

  • 绣赛衣
    绣赛衣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方式,当劳动者遇到劳动争议无法进行和解或者协商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免费的吗?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根据该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法律已经明确了劳动仲裁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对于劳动仲裁结果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规定需缴纳10元案件受理费,采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减半收取。人民法院也可根据情况免于收取上述费用。除了案件受理费外,仲裁及诉讼审理过程中涉及的公告费、鉴定费用等则通常需要败诉方承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