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疗律师要问哪些问题
161人浏览
2025-09-17 06:07:10
共7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医疗过错打官司需要找医疗律师吗 7个回答
-
医师如何成为医疗律师 7个回答
-
医疗事故律师哪里找 2个回答
-
律师打医疗官司会有提成吗 2个回答
-
医疗事故起诉律师怎么收费的 2个回答
-
医疗事故律师事务所哪家好 2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附近律师事务所位置在哪里医疗
2025-09-176个回答
-
律师可以调查房产信息么
2025-09-177个回答
-
中国十大涉外律师有哪些
2025-09-176个回答
-
刑事判决书律师可以给家属吗
2025-09-172个回答
-
父亲有刑事案底子女能做律师吗
2025-09-172个回答
-
刑事案件可以委托律师报案吗
2025-09-171个回答
-
律师可以查询房产么
2025-09-177个回答
-
刑事案件一定要交到检察院吗
2025-09-172个回答
法律主观:打官司请律师有哪些好处,想请律师但是请不起律师怎么办在打官司或者处理纠纷时聘请律师作为代理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1)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分析案情和利弊得失,为当事人作出最适宜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提醒当事人及时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任何纠纷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都表现出对抗性,这种对抗性有些非常明显,有些比较隐秘,有些比较直接,而有些比较间接。对于比较隐秘,比较间接的权利义务,对并非法律专业人士的当事人而言是比较难以知悉的,而通晓法律、熟悉诉讼程序的律师就可以帮助当事人分析案情,可以采取何种法律手段及其利弊得失,对于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的律师甚至可以预测案件的结果,指点迷津,以便当事人采取最适宜的对策。(2)律师可以根据案情需要及时调查收集证据和固定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这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当事人聘请律师以后,律师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获取有关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材料,还有权查阅案卷材料,全面了解案情;必要的时候,律师会申请法院调查取证,采取适当的措施固定证据;更重要的是,律师会对所有的证据进行分析整理,提供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而不会一股脑儿地把所有的证据都拿出来,不管对当事人是否有利。这样,就为当事人处理好纠纷,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基础。(3)律师熟悉诉讼程序、证据规则和法律法规,为当事人书写法律文书,亲自出庭参加诉讼,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打官司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问,其中的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当事人有证据、有道理,也能找到法律法规的支持,但依然未能胜诉,这也是老百姓看到的有些该赢的官司没有赢,该输的官司没有输,究其原因,很多是因为不懂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所致。另外律师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依法陈述意见和要求,在法庭辩讼中也能抓住重点,切中要害,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维护。想请律师但是请不起律师怎么办对于公民在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劳动报酬、工伤等方面提起民事诉讼,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1)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2)本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符合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公民经济困难标准。只要符合上述规定,就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一旦法律援助机构作出法院援助决定的,还可以据此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缓、减、免交诉讼费的书面申请。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法律客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包括权利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具体案情,可以将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律师费用计算在赔偿范围内。
找医疗律师时,可以问以下问题:1. 该律师是否专门从事医疗法律领域的工作?是否有相关的专业资质或认证证书?2. 是否有类似案例的经验?是否曾代表过病人或医疗机构处理类似的医疗纠纷?3. 能否提供律师事务所或个人律师的背景和专业资质?4. 在处理医疗法律案件方面,该律师的成功率如何?5. 律师费用是如何计算的?是否有固定费用或是按照案件进展计费?是否有额外的费用,如鉴定费用或庭审费用?6. 对于我的具体情况,该律师认为有哪些法律途径和策略可供选择?7. 该律师对医疗法律的最新发展和相关法规有何了解?是否会持续关注医疗法律的动态?8. 在案件进行过程中,律师和客户的沟通方式和频率如何?是否会提供案件进展报告?9. 该律师是否有其他专业团队成员,如医学顾问或法律助理,以提供更全面的支持?10. 该律师对于案件结果和可能的赔偿认识如何?是否有能力争取最有利的赔偿或解决方案?以上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你评估该律师的专业能力和适合度,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找医疗律师时,可以问以下问题:1.您有关于医疗法律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吗?2.您是否在类似的医疗纠纷案件中有过成功的经验?3.您能够提供以前客户的推荐或者案例研究吗?4.您对我的案件有什么初步的评估和建议?5.您对医疗纠纷的法律程序和流程了解吗?6.您是否有与我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相关的专业知识?7.您是否拥有与医生、医院或保险公司等相关机构的交涉经验?8.您会如何计费?是按小时收费还是有固定费用?9.您是否有与其他专家(如医学专家或鉴定人员)合作的经验?10.您是否是该地区医疗法律协会或组织的成员?通过询问这些问题,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律师的专业能力、经验和适合您案件的程度,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您需求的医疗律师。
百度搜索一下,都会出来很多,你可以选择网上咨询,你也可以搜索律师事务所,选择离你家近的,然后去所里咨询。根据我的经验(我去年因为借贷案件委托过律师),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律师的真假。要看他有没有执业证,实习律师没有,假律师更没有。二是律师的能力。要注重听他对你案件的分析,提问的问题,搜集证据的方法,问的问题越多越细,分析得越透彻,说的方法越多,你胜诉的可能性越大,千万不要听他的承诺,说一定会胜诉,说有关系,这个千万不要相信,而且这样的律师要绕道而走(我当时委托的曾彬彬律师,河南有道律师事务所的,在郑州,就是问题问的很多,分析得非常透,事实证明,曾律师是对的,专业能力真的很强)。三是费用的高低。这个一般很难说,因为不同的案件收费不一样,但是有两个点,一个是咨询费,一般律师都会收咨询费,不同的城市费用也会有变化,郑州的也是200-600元不同,也会有律师把咨询费算在后期的委托费里,我的就是,咨询费是200,算在了后期的委托费里。第二个是委托费,还是那,不同的城市费用不一,但是有标准,郑州这边是5000~10000元。当然这两个数据不是绝对的,只是我咨询过的结果,如果你不想浪费那么多时间,不想出那么多咨询费,你可以直接问一下曾律师,他人还是很靠谱的。最后祝你好运。
发生交通事故,这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当发生交通事故后,不要慌,要注意保护好现场,及时报警及急救,以便交警部门查清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双方责任的认定,当事人或委托当时在现场的以及及时向交警部门反映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这样有利于分清双方责任。如果为了推脱、逃避责任或者有侥幸心理破坏现场,甚至逃逸,这样会导致承担全部责任,甚至构成交通肇事罪承担刑事责任。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出院后,身体伤害程度较大及财物受到损失的,要及时到伤残鉴定部门及财物损失评估机构评定伤残等级和财物损失,有利于交警部门调解或者到法院起诉,要求侵害人支付伤残补助费及财物损失。在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应该及时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或者对方不同意调解,应及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法院出具判决或调解生效后,被告不履行赔偿义务的,也要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律师咨询是指律师对有关法律知识的问题提供解答。由于法律的复杂性,非专业人士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往往需要求助于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向律师咨询法律知识是免费且收费的。通常在网上向律师咨询法律知识主要是免费的,也有大型专业网站在网上提供免费咨询。在实际的法律咨询中,律师通常会根据咨询问题的难度和回答问题的时间收取一定的费用。一、付费咨询是一种尊重律师行业和医生行业非常相似。费用的登记会让病人关注与医生的预约,让病人意识到医生的时间是宝贵的。律师行业也是如此。经常免费咨询的预约客户,不尊重律师的时间,也不尊重他们要咨询的法律事务。医生治疗人,律师治疗案件。不尽可能的了解详情,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开一个好的药方是不可能的。付费咨询就是要让客户知道,他与律师的交谈时间是花钱买来的,要珍惜时间,要尊重律师和案件。二、最好的资询应该这样做1、带着所有的材料。不要自己做选择,全部交给律师让他们整理。你认为无用的东西,或许在律师眼里,才是能够扭转局面的关键证据。2、上门去找律师。而不是让律师来见你。时间是律师最大的成本。现在,律师的收费标准,小时费,是每小时-5000元换500元。路上的半小时对你来说是半小时,但对律师来说,他失去了为他人服务的机会,他是有成本的。3、向律师说明你的目标。而不仅仅是谈论事情本身。当然,一个好的律师一上来就会发现你的目的。不要坚持自己设定的目标。在咨询过程中,您可以根据与律师的讨论再次修改或替换。4、配合律师查明事实。给律师证据和目标,先听听律师的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和律师反复讨论。总而言之,因为咨询是律师的一项业务,不是休闲和社交的义务。现在要求大学生辅导,每小时要花几百块钱,要求人家辅导孩子弹钢琴,每小时要花几千块钱。律师帮助人们解决头疼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一个人的财产、金钱、荣誉、自由甚至生命。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庄胜广场北翼15层,5层2022年7月,周旭亮被聘请为北京广播电视台《第三调解室》栏目法律专家库成员2022年6月,周旭亮被特邀为北京广播电视台《第三调解室》特约合作律师2022年6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周旭亮主讲)CCTV-12《法律讲堂》之《被收养的“弃婴”》2022年5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周旭亮主讲)CCTV-12《法律讲堂》之《我要报复“前男友”》2022年4月1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周旭亮主讲)CCTV-12《法律讲堂》之《“生父”找上门》2022年1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周旭亮主讲)CCTV-12《法律讲堂》之《“绑架”自己的孕妇》2021年10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周旭亮主讲)CCTV-12《法律讲堂》之《妻子助夫欺保姆》2021年,《法治日报》特聘请周旭亮律师成为本报社律师专家库成员2020年,中央级期刊《中华英才》杂志封底人物专访2020年,正式受聘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实践导师2020年,当选2019年度法律创新影响力大会“公益普法优秀个人”2019年,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律师来了》第二季“优秀公益代理奖”2019年,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律师来了》第三季“人气律师”2019年,北京电视台BRTV《第三调解室》暨北京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委员会——“优秀贡献奖”2018年,荣获《法制晚报》年度优秀律师称号2017年,荣获《法制晚报》法律大讲堂2016年度魅力律师称号2017年,入选系列书籍“文化部《中国好律师》”封面首位律师2017年,入选系列书籍“文化部《向公正致敬》”唯一封面律师2016年,入选系列书籍“文化部《追梦中国——精英律师卷》”封面首位律师2016年,受聘为《法律与生活》“中国拆迁法律实务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受聘为《法制日报》“中国企业拆迁法律研究中心”主任CCTV-12《见证》法律专家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优秀青年律师司法部《法律与生活》“首席法律顾问”《法制晚报》法律专家顾问团“首席顾问”BRTV生活频道《生活广角》、青年频道《谁在说》专家团嘉宾律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之声律师嘉宾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特邀演讲嘉宾经典案例被收录进《最高人民法院经典案例选编》庭审被全国各地(如广东省高院)政法系统观摩旁听、研究学习等。
主要问跟案情有关的详细情节。其中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涉及民事行为能力)、住址、联系电话、事由、案件的事实情况、证据的情况、当事人对案件的预期和目的、当事人对律师服务的要求、当事人是否答对律师代理做出特别授权等等。一、律师会见能问什么? 主要问跟案情有关的详细情节。 其中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涉及民事行为能力)、住址、联系电话、事由、案件的事实情况、证据的情况、当事人对案件的预期和目的、当事人对律师服务的要求、当事人是否答对律师代理做出特别授权等等。 律师会见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会见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得充分。 在前往会见之前应进一步检查委托手续填写是否完善、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会见公函领取和填写得是否规范、随同人员(协办人员)是否持有执业律师证或实习律师证、律师助理证、本次会见的重点内容如果较多还应列出提纲。 2、现金、物品等 要特别注意被会见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动向,一个人在押状态下对律师的信任和依赖是无可替代的。 律师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与看押机关或司法机关沟通,律师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必须以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自己,而不应成天抱怨灾“这难”“那难”,其实世界上最难的事是克服自己、管好自己。 3、每一次常规的会见之后,承办律师都应对会见获得的当事人(被告人)陈述进行研究,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线索、案情线索要认真分析,该取证的应取证、该申请取证的应及时申请,因为只有“证据”才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利器。二、律师会见可以录音吗? 一般不可以。 律师会见的十大禁忌: 1、不将卷宗交给犯罪嫌疑人家属查阅、复制,防止泄露案卷材料及其他依法不应公开的信息。 2、不向当事人书信、物品,不递香烟。 3、谨慎传达信息,不为当事人传递案件线索,特别是检举揭发犯罪的立功线索。 4、不能让犯罪嫌疑人用自己的手机打电话。 5、不能与当事人串供、毁灭、伪造、转移证据;共同犯罪中,不能直接告诉当事人其他被告人是怎么说的。 6、禁止疏通关系,要有被监听的意识。 7、预测案件要慎重,对案件前景持保留态度,不能承诺案件结果。 8、耐心倾听当事人陈述,给予安慰和疏导,又不能被带进沟里,失去独立判断。 9、不要直接询问当事人有没有实施所指控的犯罪行为,不要让当事人描述案件的细节。 10、不能直接教导当事人怎么说。